WhatsApp

工傷 vs 職業病

在香港,工傷與職業病雖然都是僱員因工作而遭受的健康損害,但兩者在定義、補償方式及索償流程上有所不同。

了解這些差異對於僱員和僱主來說,都是確保權益和遵守法律的重要步驟

Part 1 什麼是工傷?

工傷通常指的是僱員在工作期間或與工作有關的活動中發生的意外傷害。這些傷害可能包括突發的身體創傷,如跌倒、被機器設備傷害、交通事故等。工傷的主要特點是發生在僱員從事工作職責的過程中,且有明確的時間和地點。

工傷的處理與賠償:


  • 即時報告:僱員在發生工傷後應立即向僱主報告,並及時尋求醫療救助。

  • 工傷病假:僱員可申請工傷病假,並有權獲得相應的病假補償。

  • 賠償:工傷的賠償通常包括醫療費用、病假期間的工資補償、以及因永久傷殘或死亡而支付的賠償金。

Part 2 什麼是職業病?

職業病是指因長期接觸有害物質或在不良工作環境中工作而引起的疾病,這些疾病通常在《職業病條例》中有明確規定。例如,矽肺病、石棉病及職業性皮膚病等。

職業病的處理與賠償:


  • 診斷與報告:僱員在確診職業病後,應盡快將診斷結果告知僱主,以啟動賠償程序。

  • 醫療保障:僱員應接受全面的醫療檢查和治療,並獲得相應的醫療費用補償。

  • 長期補償:由於職業病的慢性特性,僱員可能需要長期的醫療和生活補助,賠償也會根據病情的嚴重程度進行評估。

Part 3 工傷 vs 職業病的主要區別

如果工傷導致僱員長期或永久性傷殘,僱主需根據僱員的工資水平和傷殘程度,僱員可獲得相應的補償金


  • 發生時間:工傷通常是一次性的意外事故,時間點明確;職業病則是長期積累效應的結果,時間跨度較長。

  • 診斷過程:工傷的診斷一般較為直接,通過醫療檢查即可確定;而職業病的診斷則需要長期的醫療觀察和專業評估。

  • 賠償方式:工傷賠償通常包括一次性賠償和短期的病假補償;職業病賠償則可能涉及長期的醫療費用和生活補助。


總結

工傷和職業病在索償過程中有各自的處理方式和賠償標準。僱員應了解這些區別,並在發生相關情況時及時採取行動,保障自己的權益。如果您對工傷或職業病的索償過程有任何疑問,或需要進一步的法律支援,請隨時聯繫我們的專業團隊。